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作業系統作業2

1.CPU:中央處理單元之簡稱,它是使整部電腦能夠運作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元件。其作用就是當電腦系統開始運作時,CPU從記憶體內,讀取操作它的軟體的指令與資料,透過ALU運算出結果後存回記憶體,同時由主機板,與外界的I/O週邊溝通,達到資料處理的目的。至於廠牌當然不外乎就是Intel和AMD兩種,也沒說哪家比較好或壞,intel優點就是多工穩定性,AMD就是擁有價格的優勢,intel比較適合影音編輯或繪圖等等,而AMD則是適合玩遊戲的玩家去使用。

   主機板:是一個硬體平台,連接了所有的設備或裝置,負責各裝置之間的訊號聯絡和傳遞,廠牌的話當然以三大廠牌為主,要耐用選擇華碩,要穩定則是技嘉,而要超頻則是微星,絕對沒有哪家比較好的問題,看自己需要或喜歡就好了。

2.顯示卡:看名子就很清楚負責顯示結果,任何經由CPU處理完的“幕前”結果,都會顯示在畫面上,等級越高,精緻度就越好。而顯示卡的主要廠牌好像就是NVDIA和ATI,而前者很強調在遊戲的支援性,而後者則強調在繪圖功能,但是現在已經沒那麼明顯的差異性了。

    RAM:random access memory,俗稱隨機存取記憶體,是記憶體的一種,由電腦cpu控制,是電腦主要的儲存區域,指令和資料都存在這裡。RAM是可讀可寫的記憶體,幫助cpu把資料寫到一樣可讀可寫的輔助記憶體,當無電源時,資料會消失,具有揮發性。廠牌則有創見、威剛、金士頓....等

3.液晶螢幕:現在的主流,比起以前大家在使用的螢幕不同,簡稱LCD,屬於光電產品中平面顯示器的一種,體積小,質量輕,厚度薄,不閃爍。廠牌的話已LG和VIEWSONIC。其實品牌非常多,看個人需求吧。

4.硬碟:分成幾項功能:A.容量:儲存資料的容量數   B:轉速:硬碟轉速,搜尋資料的時間  C.傳輸速度:排線到硬碟傳輸資料的速度    D.緩衝區容量:資料存放在硬碟緩衝區的容量。廠牌的部份現在已TravelStar日立的為最多人使用的。因為他轉速技術的優勢,三星也是眾多使用的品牌之一,它的價格較為人所能接受

   隨身碟和記憶卡:隨身碟與記憶卡的主要構造都是NAND FLASHFlash是非揮發性記憶體的一種, 具有關掉電源仍可保存資料的優點同時又具備揮發性記憶體可重複讀寫且讀寫速度快 主流分為NOR和NAND兩種 隨身碟與記憶卡最大的不同只在於讀取的介面不同而已隨身碟是USB介面可以直接與PC連接使用但記憶卡卻需要透過USB介面的裝置才能與PC連結,售價記憶卡一直都會比隨身碟低一些。廠牌的話記憶卡有SONY,創見,威剛....等等,
而隨身碟的廠牌 亦同,創見是屬於比較穩定且耐用

5.DVD燒錄機以及DVD碟片:廠牌的話有很多,華碩BENQPanasonic.......等等而燒錄機最主要各位所需要的就是他燒錄的速度現在已經很少有燒錄機會有挑片的現象了,至於光碟片的話多以SONY,錸德,這兩種也都相當穩定,因為品牌真的太多,至於相容性方面的問題只能使用了才知道

6.印表機:有多功能印表機以及雷射印表機。多功能就是屬於噴墨的機種,但是列印量大的話墨水的錢是最大致命傷,而雷射的好處當然就是列印速度非常快,但是價格相對比多功能印表機高出太多,所以一般家庭用的話多以多功能為主,廠牌的話大概就是EPSON和HP還有CANON,而這幾種廠牌的話EPSON優點大概就是副廠墨水便宜,缺點有開機洗噴嘴還有廢墨技術,而HP缺點就是墨水匣超貴。容量又小

7.數位相機:現在數位相機講求的是拍照的解析度 ,而品牌也是非常多,有SONY,CANON........等等,也是非常多的廠牌

1 則留言:

  1. 整理得很好,如加上參考資料來源更佳。(Jack)

    回覆刪除